這是婆婆給的梅乾菜

它有著一種濃厚的客家味

自從嫁進夫家後,婆婆就利用這客家人特有的菜做很簡單的一份料理~梅乾燉肉

很簡單也很下飯,拌飯孩子可以一次吃2碗飯

這次,我就利用婆婆給我的梅乾菜包進包子裡

客家梅乾肉包(約做8個)

A. 梅乾菜內餡

a.    梅乾菜 100g, 豬絞肉 300g, 青蔥 2~3支, 薑 2~3片, 紅辣椒 2支(可省略)

b. 調味料

米酒15ml, 醬油 40ml, 黃砂糖 20g, 水 200ml

B.包子外皮

a. 中種麵糰

中筋麵粉 200g, 速發酵母粉 1.5g, 水 120ml

b. 主麵糰

中種麵糰全部, 中筋麵粉 100g,細砂糖15g, 牛奶或水 30ml, 植物油 15ml, 鹽適量

   A.製作梅乾菜內餡

1. 乾燥梅乾蔡泡水3~4小時,青蔥洗淨,擰乾水分切大段,紅辣椒切段。

2.梅乾菜中間換水兩次,洗淨撈起切碎。

3.炒鍋中倒入25ml油,油熱將肉末放入,炒至變色。

4.再將青蔥,薑片,及紅辣椒放入拌炒均勻。

5.梅乾菜及所有調味料依序放入混合均勻煮沸。

6.蓋上蓋子,小火熬煮20~25分鐘,至湯汁收乾即可。

7.放涼將薑片撈起,其餘材料切碎即可。

B.製作包子外皮

8. 將材料a的水倒入麵粉及酵母中,搓揉成一個光滑麵糰。

9.放入盆中,罩上塑膠袋或擰乾的濕布,發酵至1.5~2個小時或2倍大。(這次因為很累睡著了,所以麵糰整整發了6小時)

10.將發好的中種麵團與主麵團所有材料放入鋼盆中,攪拌搓揉7~10分鐘,成為一個不黏手的麵糰。

11.揉好的麵糰宜出到灑上一些中筋麵粉的桌上,搓揉成為一個光滑的麵糰。

12.將揉好的麵糰切成兩半,擀成長條,平均各切成4個小麵糰(每一個約60g)

13.將小麵糰壓扁,每一個小麵糰擀成內部稍厚,周圍較薄直徑約12cm原形麵皮。

14.將光滑麵放在外側,放上適量梅乾菜肉餡,一邊折一邊轉,最後將收口捏緊。

15.將包好的包子底部墊烤焙紙,間隔整齊放入蒸籠內。

16.將鍋中水微微加溫至手摸不燙的程度關火,蒸籠放上,蓋上鍋蓋,再發40分鐘至包子發的非常蓬鬆的感覺。

17.發酵完成直接開中火蒸15分鐘,在時間快到前3分鐘將蓋子打開一個小縫。

18.時間到就關火,保持蓋子有一個小縫狀態放置5分鐘,再將蒸籠整個移除,蒸鍋放置再3分鐘才慢慢掀蓋子,這樣蒸出來包子才不容易皺皮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g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